新聞資訊
news烈焰當空,熱浪翻涌。當溫度計指針不斷攀升,當城市用電負荷屢破紀錄,有這樣一群“光明守護者”正奮戰在能源保供的第一線。
中國能建江蘇電建一公司檢修運維團隊的1600余名員工,如同分布在能源動脈上的“哨兵”,駐守省內外各發電企業保供前沿。他們以鋼鐵般的意志對抗酷暑“烤”驗,用浸透衣衫的汗水詮釋責任擔當,在高溫與高負荷的雙重壓力下,為千家萬戶的清涼與社會運轉的平穩筑起堅不可摧的能源防線。
蒸籠電廠里的設備“聽診師”
在銅山華潤電力有限公司(2×1000兆瓦)6號機組汽機房內,溫度計指針早已突破50℃。高溫與設備運行的轟鳴交織成一張無形的“熱網”,每一次呼吸都帶著灼人的熱氣。維護人員郭偉帶領團隊穿梭在“蒸籠”一般的電廠里,手持測溫槍與測振儀,如同經驗豐富的“聽診師”,為運轉的機組做著細致“體檢”。
豆大的汗珠順著安全帽帶滑落,在沾滿油漬的工作服上洇出深色痕跡,又被高溫迅速烘干,留下一圈圈白色鹽漬。“越是高溫天,設備越容易‘鬧脾氣’,巡檢標準不僅不能降,更要比平時嚴三分。”郭偉嘶啞的聲音里透著堅定,每一個軸承的溫度、每一處管道的振動、每一處設備的狀態,他們的目光掃過每一處細節,精準記錄數據,用專業與專注為設備安全上了“雙保險”。
維護人員正在對6號機組進行日常巡檢
方寸空間中的精密“手術師”
國信靖江電廠一期(2×660兆瓦)2號機組鍋爐側檢修平臺,狹窄得僅容一人蜷縮操作。這里沒有空調,沒有風扇,悶熱的空氣仿佛凝固成實質,貼在皮膚上帶來針扎般的灼痛感。周曉剛正半蹲在平臺上,為再熱器安全閥供氣空壓機做深度巡檢。
汗水順著額角流進護目鏡,在鏡片上暈開一片水霧,他卻始終保持著穩定的手型——擰緊閥門時力道分毫不差,清理接口時動作輕柔如繡花。手臂偶爾碰到滾燙的金屬外殼,瞬間泛起一片紅痕,他絲毫不受影響,目光依舊鎖定在設備接口處。當他終于從狹小空間鉆出時,濕透的工裝早已能擰出水來,臉上卻漾起滿足的笑——又一個潛在隱患被精準排除。
維護人員在對#2爐再熱器空壓機進行日常巡檢
午夜戰場上的應急“突擊手”
7月20日深夜,華電湖南平江電廠一期(2×1000兆瓦)維護項目現場的寂靜被急促的電話鈴聲打破:1號機組爐引風機突發異常振動!“緊急集合!”維護項目負責人的指令剛落,五個專業的30余名搶修人員已如離弦之箭趕到現場。應急照明燈的光柱劃破黑夜,將搶修點照得如同白晝。
拆卸螺栓的扳手被汗水浸得發燙,更換部件時油污沾滿指尖,每個人的工裝都在“濕-干-濕”的循環中結上鹽霜。他們拆卸、診斷、回裝、更換部件……指令與應答在轟鳴中穿梭,各工種配合如行云流水。當第一縷晨光掠過重新啟動的設備,平穩的運行聲里,是三十雙布滿血絲的眼睛里映出的欣慰。從子夜到黎明,他們用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搶修,換來了機組的穩定運行與城市電網的安然無恙。
搶修人員正在對#1爐引風機輪轂進行拆卸吊裝
高溫爐膛里的攻堅“尖兵”
7月6日,國能(連江)港電廠(2×1000兆瓦)1號機組監測系統的警報聲驟然響起。維護人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,排查后發現鍋爐61米后豎井右包墻存在隱患。缺陷就是無聲的命令!項目團隊即刻啟動應急預案,30多名搶修人員迅速集結至現場。
爐膛內近70℃的高溫如同一個巨大的桑拿房,狹小的作業空間更讓熱浪難以散去,搶修難度可想而知。但大家沒有絲毫退縮,迅速研究搶修方案后便投入到緊張的作業中。為了保證在安全的前提下高效完成任務,搶修人員采用輪流替換的方式持續作戰。近60個小時的連續作業里,爐膛內的高溫炙烤著他們的肌膚,汗水剛滲出就被蒸發,又很快被新的汗水覆蓋。當最后一名搶修人員從爐膛里鉆出來時,所有人都幾乎認不出彼此——爐灰與汗水交織,在臉上畫出一道道泥水痕跡,灰渣染白了頭發,遠遠看去仿佛一群年邁的老者,身上的衣服也早已被污漬浸透,完全分辨不出原來的顏色。而隨著機組恢復正常運行的轟鳴聲響起,這些“老者”的臉上都露出了疲憊卻欣慰的笑容。
電氣人員升壓站日常巡檢
在這場沒有硝煙的保供“戰役”中,這樣的身影無處不在:熱控專業人員在熱浪蒸騰的電子間,為數千個保護測點做“神經體檢”,確保機組反應敏銳;鍋爐檢修工在震耳欲聾的風機旁,精準更換軸承,消除微米級的振動隱患;安全專職人員日行兩萬步,用腳步丈量廠區每個角落,將風險扼殺在萌芽狀態……
夏天終將過去,但能源保供的“戰役”永無休止符。在“碳達峰”“碳中和”的時代命題下,中國能建人正在書寫新的傳奇——他們用汗水調和光明與綠意,讓每一度電都承載著責任的重量。